腊八节,又称“腊八”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大家都知道腊八是农历十二月初八,那么,你知道2026年腊八节是阳历几月几日吗,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腊八节的具体时间,同时,也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腊八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![]() 2026年腊八节是几月几日? 公历日期: 2026年1月26日,星期一 农历日期:二零二五年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简介 腊八节,又称“腊八”,日期在农历十二月初八(农历十二月,俗称腊月),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灵,祈求丰收吉祥。相传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,也称“法宝节”,是佛教徒的盛大节日之一。 腊八是农历大年的起点,民间有“报信儿的腊八粥”之说。人们从腊八开始就为新年的到来进行物资备办与环境清洁,期盼着新一年的到来。 腊八节的由来 “腊”在古代汉语中,有“岁终祭神”的意思,腊月原本就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、祈求丰收与吉祥的重要月份。早在先秦时期,就有“腊祭”的习俗,人们会在岁末用猎物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,感谢过去一年的庇佑,并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 到了汉代,“腊日”被正式定为节日,时间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。到了南北朝时期,农历腊月初八被固定为“腊八节”。 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? 传说一:赤豆打鬼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,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,专门出来惊吓孩子。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,害怕鬼神,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、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。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,单怕赤(红)豆,故有“赤豆打鬼”的说法。所以,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、赤小豆熬粥,以祛疫迎祥。 传说二:纪念英雄岳飞 传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。当年,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,正值数九严冬,岳家军衣食不济、挨饿受冻,众百姓相继送粥,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“千家粥”,结果大胜而归,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。岳飞死后,人民为了纪念他,每到腊月初八,便以杂粮豆果煮粥,终于成俗。 传说三:纪念修长城劳工 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,寒冬腊月,挨饿受冻的劳工们把合伙积攒的五谷杂粮,放在锅里熬成稀粥,每人喝一碗,但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。后世为悼念他们,每年腊月初八吃“腊八粥”。 ![]() 腊八节吃什么? 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,已有一千多年,最早开始于宋代。在宫廷,皇帝、皇后、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、侍从宫女赐腊八粥,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、果等供僧侣食用。在民间,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,祭祀祖先;同时,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,馈赠亲朋好友。 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这一天来泡制蒜,将蒜瓣去老皮,浸入米醋中,装入小坛封严,至除夕启封,蒜瓣湛青翠绿,蒜辣醋酸香融在一起,扑鼻而来,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,拌凉菜也可以用,味道独特。 腊八豆腐 “腊八豆腐”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,在腊八这一天,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。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,称作“腊八豆腐”。 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,人们不吃腊八粥,而是吃腊八面。前一天用各种果、蔬做成臊子,把面条擀好,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。 腊八粥的做法 提前准备:红豆提前泡2小时以上,其他食材洗净备用。 煮粥:锅中加清水,放入大米、红豆、花生、红枣、栗子、莲子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熬 40分钟——1小时,期间搅拌几次防止粘锅。 加枸杞和糖:快煮好时加入枸杞和适量冰糖或红糖,搅拌至糖融化即可。 出锅享用:香甜软糯的腊八粥就完成了,热乎乎地喝上一碗,暖胃又暖心 2026腊八节是几月几日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,想要了解更多节日时间、节日起源、节日风俗习惯、节日传统活动等内容,请点击访问:节日大全栏目。 |